X 关闭
全力服务基层社会治理、助力乡村振兴和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,一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直两级法院人民法庭工作的着力点。近年来,伊犁州直两级法院结合伊犁地域特点和旅游资源,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不断创新草原司法服务新模式,积极打造“毡房巡回法庭”,把公平正义送到各族群众身边。
“真没想到在景区里还有个‘毡房法庭’,让我们感到很安心。法官还给我们宣传法律知识,真不错!”2023年8月26日,湖北省游客王女士为特克斯县喀拉峻景区“毡房法庭”点赞。
特克斯县喀拉峻草原面积2800余平方公里,辖区人口1400余人,地广人稀,是四个乡镇交界处。被当地农牧民盛赞的“加克斯”(哈萨克语音译,意为非常好)旅游“毡房巡回法庭”就坐落于此,将“为民、便民、利民、惠民”的司法服务播撒在了广袤的大草原。
(相关资料图)
“不用坐车去几十公里外的县城,法官上门解决我们的难题,真的太方便了!”2023年5月16日,当事人努某高兴地说。
2020年11月,努某将200亩草场转包给阿某,约定承包费1.4万元。两年后承包期满,阿某迟迟未还剩余的8400元,原本相识的双方因此闹翻。情急之下,努某拨通了喀拉峻旅游巡回“毡房法庭”诉讼服务热线,法庭负责人玛那甫·米卡尔丁当即赶赴努某家中,讲情理、讲法律,耐心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,不到一个小时就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。考虑阿某的实际困难,努某也作出让步,同意阿某年底前,分三期给付完毕,双方也重归于好,纠纷得到圆满解决。
“法官,邻居争我家的草场,你快来评评理!”8月26日,尼勒克县克令镇村民哈某向尼勒克县人民法院“零距离”巡回法庭负责人努尔夏提·司马洪焦急地说道。
正在巡回法庭调解家事纠纷的努尔夏提忙完手里的工作后,立即驱车前往二十公里外哈某的草场。
原来,哈某和艾某的草场相邻,双方因为草场界限不清引发纠纷。当下正值打草时节,争议范围的草到底归谁,双方争论不休,互不相让。
了解情况后,努尔夏提意识到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个问题,势必会造成双方矛盾进一步升级。于是,努尔夏提认真倾听双方诉求,开展耐心细致的疏导,并请来草原站工作人员确定草场界限。最终,双方达成调解协议,实现案结事了人和。
“我们每周选派一组法官团队,在草原巡回法庭24小时驻点服务,让当地群众和游客不必跑到一百公里以外的法院打官司。有纠纷既可以在毡房法庭内诉前调解,也可以在纠纷发生地、当事人家门口开展上门调解。调解不成的,我们也开通了‘快立快审快执’绿色通道,快速高效化解纠纷。7月以来,我们毡房法庭共调处矛盾纠纷20余件。”努尔夏提表示,下一步还将持续加大对周边农牧民、旅游商户、游客的浸润式法治宣传教育,引导群众增强法治观念,从源头预防减少矛盾纠纷。
伊犁州直两级法院精准对接偏远草原地区、旅游景区人民群众司法需求,充分发挥巡回法庭扎根基层、贴近群众的优势,设置“毡房法庭”“巴扎法庭”“马背法庭”等特色巡回法庭,加快构建“准快灵”涉旅纠纷化解机制,开通“快立快审快结快执”绿色通道,推行“毡房法庭+旅游”“人民法庭+站所”等工作模式,打造“人民法庭+法官工作站(联系点)+巡回法庭+巡回审判点”立体化司法服务网络,以最方便、最快捷、低成本的方式,为游客、商户及农牧民群众提供现场调解、现场立案、就地开庭、巡回审判、普法宣传、法律咨询等一站式司法服务,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参与诉讼。在那拉提、唐布拉、喀拉峻、托乎拉苏等草原地区及国家4A级以上景区设立15个巡回法庭,今年以来,共诉前化解矛盾纠纷345件,调解成功率96.23%。开展“送法进景区”“送法进村队”等活动71场次,发放普法宣传册2000余份,解答游客及村民各类法律咨询386人(次)。
(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|张婷)
上一篇:义乌搜才网招聘 义乌搜才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